切换到宽版
  • 1104阅读
  • 4回复

周勋初:孤掌难鸣 得道多助——感谢学术旅途中的一些同道(下)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氧吧
 
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 发表于: 2018-05-07

周勋初:孤掌难鸣 得道多助——感谢学术旅途中的一些同道(下)


我在学林跋涉途中同样受益于同道而难忘的另一著作是《宋人轶事汇编》。二者情况不同,然而同样令我感动。



【周勋初主编《宋人轶事汇编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4年。


我所主编的《唐人轶事汇编》于1995年出版后,学界反映颇好,程千帆先生以为应该趁热打铁,编出一本同样体例的《宋人轶事汇编》。这样做当然很好,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希望我们立即上马。只是《唐人轶事汇编》的三位工作人员已经另有科研任务,我也不愿他们再花上几年时间从事集体项目,应该让他们抓一下自己选定的题目,这样我就必须另行物色几位同仁来一起干。
离线氧吧

只看该作者 沙发   发表于: 2018-05-07
周勋初主编《唐人轶事汇编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5年。

系里正在从事宋代文学研究的年轻教师忙于教学,已退休的教师中没有合适的专业人员,我就请南京师范大学的朋友推荐,约请到了周子来参与。他过去一直教宋代文学史,对材料很熟,但退休多年,健康情况不是很好,不能给他过多负担。

赵昌平介绍葛渭君参与此事,帮了我大忙,为此书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。

葛先生的情况有些与众不同。他并不任职于文教界,退休之前是浙江平湖市一家航运公司驻沪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。他出身于平湖葛氏,书香门第,对此有兴趣,也有学识上的积累。过去他就写过这方面的东西,故与上海古籍出版社有交往。但我与他素昧平生,彼此可谓一无所知。当我向昌平询问情况时,他只是说:“葛渭君是一个古人,以后你一定会喜欢的。”当时我还感到摸不着头脑,日后恰正应验了这番预言。

葛渭君承担了从笔记小说等方面辑录材料的任务,这是该书的关键,面大量广,遍览为难。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细加爬剔,完成了初稿。这段时间内,他除了用于编纂个人的另一著作,列入“2011—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”,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《词话丛编全编三种》外,全都扑在《宋人轶事汇编》的工作上了。

葛渭君住在浙江乍浦的老家,离南京较远,大家都已年老,已难经常聚在一起开会,因此前后一共只开过三次会议。第一次在1998年8月,我介绍了全书体例与工作要点,分配了任务,三人随即分头干。第二次在2001年10月,讨论各人收集资料时遇到的问题,分析样稿。第三次就在本年度三月下旬,讨论出版前的种种具体事务。中间我就通过写信与大家联系,至今还保留着几十封来往信件,互通信息,讨论工作,商量一些学术上的问题。葛渭君处个别找不到的资料,我就让人代做或把材料寄去。大家通力合作,彼此都有信任感,工作一直很顺利。

到了2010年时,全书初稿完成,上海古籍出版社交由南京的展望公司排版后,我即请周子来复看了一遍。三位具体工作人员中,王华宝为凤凰出版社编审,熟悉文献,除了辑录部分资料外,对编务方面的事能提出宝贵意见。他年纪最轻,日后将由他在出版方面把关,编制人名索引等附件,并处理一些杂务。

照理说,我作为主编,应该从头到尾看上一遍,才算是尽到了责任。当年我任《唐人轶事汇编》主编时,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通读了全稿,尽管此稿由严杰、武秀成、姚松三人完成,他们在识字、断句等方面能力很强,我也没有看出多少问题,但总算是尽到了责任。这次《宋人轶事汇编》的定稿,我已年过八旬,体力衰惫,实已力不从心。完成两万字的《前言》,已是做出了很大努力,要想对两百五十万字的正文再磨勘一遍,已经无此可能,因此我就只能再请他人帮助。严杰在完成《唐人轶事汇编》时出力最多,已是笔记小说方面水平很高的一位专家,由他出来审核一过,也就可以预期大功告成。我文学院内的领导人员同意了我的要求。其时严杰已届退休年龄,人在韩国教书,我就打电话给他,告知此事,严杰立即回答说:“周先生的事,我就是不返聘,也一定要帮助完成的。”他的这种态度,让我感到师生情谊之可贵,心中无比温暖。
离线氧吧

只看该作者 板凳   发表于: 2018-05-07
我的处世原则是,凡是集体的工作,都应采用某种方式明确地将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表示出来,大家都应信守承诺,不再改变原先达成的协议。每一个人所做出的贡献,都应有所说明。我做了哪些工作,也要明示,决不贪天功为己有,将别人的劳动算在自己头上。我将用处理《唐人轶事汇编》的方式在《宋人轶事汇编》的适当地方介绍葛、周、王三人分别做出的贡献,也要详细介绍严杰在最后定稿时做出的重大贡献。

葛渭君因工作时属企业单位编制,退休得又早,故收入不高,但他为了《宋人轶事汇编》,又花了好多钱买书,还多次去嘉兴图书馆查书,我总是让他寄发票来,由我古籍所报销,但他不肯,对此我总是感到不安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我向古委会申请立项,得到了一笔科研经费,然而当我与他商量,想把部分经费寄去时,他又不肯接受。对此我无法可想,只能告诉他将来稿费出来后,应该由他拿最大份额,他也不要,居然说要平均分配。这我可绝对不能同意,这样太不公平了,一定得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。其他参与的几位人员也都认为应该说明葛先生在工作中的贡献,以及他应该获得的报酬。

在此我才领悟到了“古人”的涵义。或许这种人以后越来越难以出现,但他的这种道德和修养,正是传统文化中的光辉一面,我们还是希望会在各种场景中闪现。我感到幸运,晚年还能遇到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“古人”。
离线氧吧

只看该作者 地板   发表于: 2018-05-07
葛渭君也说,他在晚年与我结交,也感到非常愉快。不过我始终觉得有负于人,总想有所补报。葛先生在生活上极为俭朴,没有什么嗜好,一直吃素,平时只是喜欢喝喝茶,恰好我于此还有资源可挖。我认识的人多,国内的朋友和学生常是送茶叶给我,台湾的朋友和学生,甚至韩国、日本的朋友,有时也给我带茶叶来,我就遴选其中佳品转送给他。可以说,当我寄出茶叶时,心中总是感到一丝快意,像是减轻了一些负担。

常言说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从我与葛渭君先生的交往来说,可以说是“学人之交醇如茶”吧。

我参加过很多集体编书的项目,既有帮助他人主编的书出力的时候,也有主编一书而与他人合作的经历。其间既有欢乐,也曾出现很多困惑,经过协调,最后都有好的结果。其中《唐钞文选集注汇存》与《宋人轶事汇编》的编纂,更是处处散发出学术的芳香,值得珍惜。
离线氧吧

只看该作者 4楼  发表于: 2018-05-07
《唐钞文选集注汇存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0年。

往事历历,不由得又引起许多新的想法。时代毕竟不同了,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根本的变化,治学方式也会有所不同。过去的人,如元代的胡三省,明代的谈迁,还能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凭借个人之力完成《资治通鉴音注》与《国榷》这样的大书,如今还想孤军奋战,怕已很难。除非你不工作,不营家室,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,又有较好的经济条件,一直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生活。这种情况,似乎太理想化了。假如你的著作分量很大,势必要与人合作;如果所需的材料远在海外,不借助外力,更是只能望洋兴叹。因此,我想考虑问题时还得回到现实中来。治学之道,先得从做人讲起,至少要让人觉得可信,可以与你很好地合作。这也就是说,研究者在学术上要有相当的实力,选择的项目要有意义,各方面的朋友认为值得提供方便,大家抱着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信念,才会伸出援助之手。这样八方合力,大功始能告成。

(编者按:本文为周勋初先生治学经验谈系列之十三,选自周勋初先生《艰辛与欢乐相随:周勋初治学经验谈》(凤凰出版社,2016年)。)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,可以用”恢复数据”来恢复帖子内容
 
上一个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