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  • 1300阅读
  • 1回复

阿垃宁波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一洗蓝
 

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 发表于: 2018-08-03
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(北吴)甬江小片,分布在宁

波市六区 海曙区 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)、象山县、宁海县(岔路及其以南除外)、余姚东南部、慈溪东部,舟山大部分地区等,使用人口约500万。各土语十分接近,内部一致性也很高。 余姚大部和慈溪西部被划分为属于吴语太湖片(北吴)临绍小片。
吴语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,位于今苏南、上海、浙江及邻近地区,称吴越语,简称为吴语,是因为吴语是从代的吴郡、吴兴郡、会稽郡等三吴(郡治分别在今苏州、湖州、绍兴)地区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宁绍平原发展起来的。习惯上俗称江南话江浙话 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,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。现代的吴语,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汉语特点,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分别,所谓浊音,浊音的发音需要振动声带,比如英语中的bdgz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,普通话的bdgz则是清音。[1]  


宁波话
如果从语音学的角度看,方言的语音特色更多地表现单音词双音词上,它会更富有个性地表现出读音的地方性,或者说与普通话的区别,但是,这一区别会带来书写上的困难。好在宁波话中保留了不少的,借助于《广韵》《玉篇》这些典的工具书,可以查到它们的最原始的写法,当然,这些字往往十分冷僻难认,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可能读出和读准。但是,如果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宁波方言,会发现它的三音节、四音节的俚语、俗语、比喻语、方言成语以及更多音节的短语和谚语(话头),不但可以书写,而且十分精彩生动,这些正是宁波话的最活最有生命力的因素。
宁波话现代注音系统(仅供参考)据北大人徐通锵先生研究,对于宁波方言记录、整理与理解的工作,最早是旅居宁波的外籍人士开始着手的。比如在清光绪二年(1876年),传教士Morrison W.T.花了16年时间记录、整理、出版了他的著作《宁波方言词语汇解》
离线一洗蓝

只看该作者 沙发   发表于: 2018-08-03
十七年(1901年)和宣统二年(1910年,Mollendoff P. Gvon)先后出版了《宁波方言的音节》(The Ningbo Syllabary)和《宁波方言手册》(The Ningbo Handbook)。此后的20年代,赵元任在《现代吴语研究》中对宁波方言的音系进行了具体的描写,30年代《鄞县通志》中也对具有对仗意义的宁波方言词汇进行了记录和整理。90年代初,朱樟年等先生首先编写了一本《阿拉宁波话》,收录词语4200条,这以后,又于1996年出版了《宁波方言词典》,在伤处的基础上将收录的词语增至4800条,他们为宁波方言的科学整理和研究做出了功德无量的贡献。但是,我作为一个土著的宁波人,在上述著作的出版后,仍发现有许多极为生动的宁波词语未进入出版物,为此深感遗憾。80年代以后,社会发展迅速,抵御的开放性倏然增大,普通话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也大为加强,而且在70年代以后上学的学生,对于普通话的娴熟程度也已经显得生硬和别扭,这一方面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现,而另一方面,也将可能带来地方语言文化的断层。在某一天,我忽然觉得我应该来做一下这方面的工作,在朱樟年诸先生的基础上,再做一次丰富。当然当初朱先生诸先生着重于方言音、义的全面性,而我则想着重于俚语、俗语、方言成语和谚语,这样可能会做得更深入些。(注:此段引自《活色生香宁波话》前言)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,再选择上传
 
上一个 下一个